<form id="rvtzb"></form>

    <noframes id="rvtzb"><address id="rvtzb"></address>

        <address id="rvtzb"></address>
          <address id="rvtzb"><nobr id="rvtzb"><meter id="rvtzb"></meter></nobr></address>
          微博关注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江西网首页  >  昌南艺术网  >  周边  >  寻瓷记

          文房琴炉闻幽香

          2016-07-11 09:53  编辑:王东 来源:收藏快报 我要评论
          图1
          图2
            -上海 王家年

            在文房用具中,琴炉是个不能缺少的重要物件。中国社会自古重视音乐,孔夫子制六艺其中就有“乐”。古代宴乐场上、文人学士的书斋中,都离不开琴、瑟、筝、箫。为了营造高雅清香的环境,同时也为了便于计时,在弹、吹乐器时都要燃香助兴,于是专门为抚琴弹筝用的小型香炉也就应运而生,并且起了一个极雅的名字——琴炉。

            琴炉,琴制式样,古来有之琴炉,人们都会冠以“小”字,呼之曰“小琴炉”,琴炉与香炉的区别就在这个“小”字。一般来讲,口径在10厘米左右称琴炉,以其可置于掌中把玩,口径15厘米以上叫香炉。琴炉对古代文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调琴、读书、礼佛,炉中的檀香,可辟除杂念,导人入静。琴炉燃香一次一支,故炉体要小巧玲珑,置于琴桌前更显雅致。

            如图1所示为清代中期铜质“宣德年制”款琴炉,高4.7厘米,口径6.5厘米,造型简洁素雅,皮壳沉稳厚重,古意盎然,置于案头,赏心悦目。图2所示是一件康熙青花山水钵式体琴炉,口径8.6厘米,青花胎体坚实,釉面肥润呈青白色,青花发色纯正,有缩釉和小棕眼,底足典型的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

            琴炉自古便受重视,明清以来,瓷炉和铜炉相继受宠,如王世襄旧藏的铜炉,件件精品,如今每件都拥有逾越百万的身价。相比之下,瓷炉的价值还没有被发掘。铜炉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其皮壳包浆古雅耐品,已形成较为固定的赏玩群体。瓷炉装饰手法丰富,艺术成就不在铜炉之下,奈何玩赏者寥寥,导致市价甚为低廉。

            如今,海内外不少博物馆都收藏有瓷质琴炉,其中不乏珍品,仅从宋代至民国瓷质琴炉,就涵盖了各历史时期的多种窑口的大多数品种,为收藏界朋友领略琴炉的艺术魅力和瓷炉的系统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

          陶瓷艺术家

          邓希平:颜色釉
          邓希平:景德镇...
          “我很爱颜色釉。”她说,陶瓷丰富多彩的颜色,就像大自然的色彩,一个人只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就会产生无穷的...[详细]
          侯一波的花鸟世界
          江西省工艺美术...
          侯一波的釉上粉彩花鸟瓷艺和釉下写意吉花的作品为人所珍爱。侯一波作品着意表现物象的悟韵,用笔工写兼备,笔法严...[详细]
          钟筱俐:瓷绘女人心
          “瓷绘女人心”...
          钟筱俐,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毕业、学士学位,后进修中央美术学院国...[详细]

          首页 | 投稿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合作

          大江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0-2022 JX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6
          gey网
          <form id="rvtzb"></form>

            <noframes id="rvtzb"><address id="rvtzb"></address>

                <address id="rvtzb"></address>
                  <address id="rvtzb"><nobr id="rvtzb"><meter id="rvtzb"></meter></nobr></address>